座機:0755-28684239
傳真:0755-28684239
近日,一則關于大功率充電樁的最新進展,引起廣泛關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與日本電動汽車用快速充電器協會(CHAdeMO)簽署備忘錄,雙方將在充電設施國際標準化方面進行協商,并重點推進電動汽車大功率充電領域合作。有外媒報道稱,中日兩國已經同意標準化下一代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系統,雙方將在2020年前共同研發大功率充電樁,10min即可將車輛充滿電。10min充滿電,何時能普及,又是否會對現有車和樁帶來影響?
如何界定大功率?
在介紹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大功率充電樁。目前,我國公共慢充樁功率主要為7kW,快充樁功率多為30kW、40kW。公共快充樁給車輛充滿電,需要耗時2-8h左右。而大功率充電樁則能提升充電速度,但由于國內沒有明確的標準,對功率值得界定也并不清晰。
很多充電樁公司認為,國內60kW以上為大功率充電樁,但也有一些人士認為120kW是大功率,30min可使車續航270km;或者比較領先的保時捷350kW大功率充電系統,能夠實現15min即可充400km續航所需的電量。
目前,日本正在研究150kW的快速充電系統功率,可實現最快充滿電30min,而中國在大功率充電樁技術的研究已經超過這一數字。此次合作,中國和日本希望能夠將乘用車大功率充電技術進行更進一步的測試和驗證,可能以大于400kW功率進行商業化普及。
為何是日本?歐洲國家有何態度?
誠然,大功率充電的國際化標準一旦形成,將為電動汽車的全球化發展掃清障礙,但目前國際上以中國的GB/T、日本的CHAdeMO和歐美的Combo為主要充電標準。以哪一個標準為基礎,都會涉及到相關國家的利益。
事實上,在大功率充電機技術的研究上,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美一些國家與中國早已開展積極合作,不過,在全球充電設施標準化上,日本倒是對充電設施國際標準的合作更感興趣。
日本CHAdeMO協會正在推進大功率充電技術的研發,但大功率充電技術會涉及到充電的溫度管理、壽命管理、成本以及對電網沖擊等一系列問題,日本似乎有些保守。此前CHAdeMO協會曾表示,2020年不會大面積推廣350kW充電設施,但是會積極驗證相關的充電技術。
而中國是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大國,在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領域,對大功率充電樁有著較高的需求。因此,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浪潮下,日本與中國的合作,將能夠加快兩個國家在這一領域的進程。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中、日以及歐洲國家在充電設施的標準化方面,或將迎來新一輪競爭。
“10min充電時代”何時普及?
不過,豐滿的理想背后,仍是標準落地的諸多難題。據倪峰介紹,目前中國與日本的標準合作僅僅處于試驗驗證的階段,在此之后,還需要考慮充電物理接口、導引電路和通信協議等方方面面。他預計,這項標準要經過技術驗證后才申請立項,最快編制完成也要到2020年。”
而新的標準是否會對現有車和樁帶來影響,倪峰則表示,“新的解決方案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向前兼容’,不需要對原有的采用2015版標準接口的充電樁和車進行升級。”
也就是說,中日的標準化合作還僅僅停留在書面上,但要真正實施起來,還會面臨諸多困難。例如,超大功率的充電樁究竟該建在哪,主要針對哪些車輛及應用場景,是否會對電網構成安全隱患等等,這也是大功率充電樁普及繞不開的問題。
值得肯定的是,在續航里程不斷提升的趨勢下,大功率充電樁的需求量也將逐漸增多,但未來依然還是大小功率充電樁并行發展,就像不同品牌的手機有不同的充電器一樣。
公眾號
網站二維碼